: 巴蜀文化
14-10-2020

巴蜀文化漫談 | 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皮影

    

    四川皮影又叫“燈影戲”,是四川地區的漢族傳統表演藝術形式,皮影戲是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被稱為“燈下精靈”。

    皮影戲歷史悠久,清代極盛。大多具有漢魏石刻簡約純樸的古韻。清代極盛時分東西兩路,東路分佈於川東、川北山區,影人形制多以直線造型、刻工精細,形體高約30釐米,以牛皮製成。四川皮影所演劇碼除歷史、神話、傳說外,多為諧劇。影人造型誇張、滑稽,臉譜服飾多仿川劇,因而很有地方特色。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圖/四川皮影表演)

    四川皮影主要分為成都燈影、川北燈影和紙燈影三種。

成都燈影:

    成都燈影又稱成都皮影,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分佈在四川成都市和所轄縣城,屬於四川西路皮影。歷史悠久,清朝末年較為盛行,如今它已是稀罕之物了。歷史出現了很多成都皮影製作及表演藝術家。主要有鐘長興、仲煥章、劉洪順、蒲燈影、王大果等。影人體形碩大,比北方皮影人高出一倍,最大的達七、八十釐米。成都影人服飾華美、面貌俊俏、較為寫實。影人服飾以舞臺戲裝為藍本,做工精緻,花團錦簇,演出效果極佳,深受城鄉民眾喜愛。

川北燈影:

    川北燈影戲是一門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又稱川北燈影兒、川北皮燈影、川北影子等,流行於以閬中為中心的廣大川北地區,以加過工的黃牛皮雕鏤成影偶,借助燈光由人操縱取影,在螢幕上表演戲劇故事而名。

紙燈影:

    此類燈影專供小孩逢年過節玩耍,用紙雕刻,彩繪敷油(桐油),刀法粗獷,設色簡練,節日氣氛濃厚,高約16.5──20釐米,比川北燈影小。


(圖/閬中王皮影)


(圖/四川皮影)

    據說,中國皮影藝術從元代起,隨着軍事遠征和海陸交往,相繼傳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耳其、暹羅(泰國)、緬甸、馬來群島、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亞歐各國。從18世紀的德國詩人歌德,到後來的世界影壇巨星卓別林等名人,對中國的皮影戲藝術都曾給予高度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