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蜀文化
7-11-2020

巴蜀文化漫談 | 川酒的歷史文化

      四川是名酒之鄉,具有悠久的釀酒歷史。因此,四川酒文化在漫長的酒類產品生產經營過程中,積澱了內涵豐富、個性突出的酒文化元素。川酒能有今天的成就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從中國白酒業的發展歷史來看,晉、川、黔、魯等各大酒系曾經分庭抗禮,都創造過自己的輝煌。川酒的成功是方方面面的因素綜合的結果。

(圖/網上圖片)

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捨得家喻戶曉

      川酒的先天優勢一是地理條件。業界多認為,地理環境在川酒的崛起過程中起到明顯作用,川酒的酒質之所以好,就是因為其獨特的水質、氣候、土壤等環境適合釀酒。四川盆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世界糧農組織譽為「地球同緯度上最適合釀造優質純正蒸餾白酒的黃金三角地區」。川地獨有的地理環境也決定了川酒的風格與省外酒有鮮明的差異。比如,相比於川酒的香氣濃郁,皖酒就偏於香氣淡雅。

      川酒的另一先天優勢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四川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地,境內人口有彝、藏、羌、回、蒙古、傈僳、土家族等少數民族,各個民族在生產生活的過程中不僅形成了不同的釀酒工藝,同時其飲酒習俗、酒禮俗、民間歌舞酒會等也迥然不同,酒的文化深刻的融入了各民族的風俗當中。川酒有上千年的釀酒歷史,川酒的工藝技術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都得到了改造提升。像瀘州老窖堪稱濃香型的鼻祖,據稱瀘州酒業始於秦漢;劍南春酒史迄今延續二千四百年,在唐朝時「劍南燒春」已名動朝野;川酒之中的一些二三線品牌如豐谷酒業,其工藝據說傳承於公元212年的富樂燒坊。川酒之中的「六朵金花」都是中國「名酒」家族的成員,其中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沱牌捨得四家企業獲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號。

      一直以來,川酒都在享用上述地理、歷史文化方面的「紅利」,在宣傳造勢之時也不遺餘力地利用之。

(圖/網上圖片)

「中國白酒金三角」名聲在外

      四川省對於白酒業給予了各種政策、資金方面的支持,這也是川酒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

      早在1991年,四川就出台了全國首個酒類地方性法規——《四川省酒類管理條例》。該條例的實施,為川酒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了行業發展進入良性循環。此外,從上世紀80年代起,四川省傾力將全國糖酒會幾乎變成成都的「特權會」,使川酒得以藉助糖酒會這個平台充分地向外界展示宣傳自己,這也是川酒紅遍全國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幾年,四川省委、省政府致力於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建設千億白酒產業經濟帶」,啟動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都是對川酒影響至關重大的舉動。

      各級地方政府特別是幾個主要產區在產業政策、規劃硬件配套、資金劃撥等多個方面對白酒業的支持也是相當明顯。比如瀘州市政府從2007年起每年在市本級可用財力中安排大量資金用於支持瀘州酒業發展。可以說,四川省對白酒業的態度、氛圍就是上上下下清一色支持白酒業的發展。


(圖/網上圖片)

「六朵金花」濃香、醬香、兼香型品種齊全

      川酒對技術、品質的執着也是其長期以來屹立不倒的一個重要原因。上世紀80年代後,四川省政府大力支持川酒技術改造,川酒質量開始邁上一個大台階。後來隨着原酒產能的擴大,四川酒企在原酒的儲備、使用和管理上,逐步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為原酒的省外輸出提供了質量保障。川酒的技術質量優勢與其技術人才儲備密不可分。

      「六朵金花」掌握有豐富(最多)的國家級釀酒大師與國家評委資源,不僅使川酒品質獲得技術保障,更使川酒掌握了中國白酒行業技術標準制定權:除清香型白酒外,川酒主導或參與制定了濃香、醬香、兼香型等各類香型標準的制定。

      川酒對技術品質的執着可以視為川酒經營風格的一種體現。川酒在經營上總體是比較穩健的,主要是發揮自己的特色與優勢,並不一味地追逐潮流,強做「出頭鳥」。某種程度上川酒這種踏實穩健的作風未嘗不是一種保守,然而身處在尚不成熟的行業環境之中,也的確是一種可以大大規避風險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