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蜀文化
12-11-2020

巴蜀文化漫談丨四川話

      不少香港人喜歡吃川菜,但能聽懂四川話的人應該不多。四川話在西南地區有很大的影響,屬於漢語北方方言西南官話的一個分支,但語音、詞彙、語法等都與粵言很大不同。四川話博大精深,說起來複雜,我們從詞綴說起。要得!(表示讚美或同意) 

      在粵語中,有很多詞綴:做咗(做了),食哂(吃光),好啦(好吧),同埋(在一起),喊包(愛哭鬼)等等,四川話有: 

      四川話中常見的動詞詞綴「倒」可以組合為「估倒」(逼迫)、「諳倒」(猜測)、「馬倒」(欺壓)、「默倒」(以為)、「審倒」(小心試探)、「陰倒」(不張揚)和「幽倒」(注意)等常用語。

      「頭」在四川話中也是一個極常見的動詞詞綴,可以組成如「學頭」、「看頭」、「吃頭」、「做頭」、「討論頭」、「復習頭」等常用語,如「釣魚城有沒得耍頭」在四川話中意為「釣魚城好不好玩」。

      四川話中名詞詞綴「子」可以構成「蜂子」(蜜蜂)、「耳子」(木耳)、「砣子」(拳頭)、「羊子」(羊)、「煙子」(煙)、「今年子」(今年)、「明年子」(明年)。還有:

肘部是倒拐子

流氓是二桿子

蚊帳叫罩子

開玩笑叫算談子

撒謊就是扯把子

青蛙是奇麻子

屁股是溝子

跛腳即掰子

小偷叫做賊娃子

有啥子說啥子

      名詞詞綴「家」在四川話中一方面可以用來表示人群之間的對立,如「姑娘家」與「兒娃子家」、「婆娘家」與「男人家」、「娃兒家」與「大人家」(這種情況下「家」詞綴還可以重疊表輕視,如「兒娃子家家的,還嗇得很」在成都話中中意為「男孩子怎麼這麼吝嗇」);另一方面「家」詞綴還可以表時間,如「春天家」、「白天家」、「往回家」等。

      四川和重慶的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不會講標準普通話,己故鄧小平先生就是一口鄉音。但是,「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四川話,全中國人民都聽懂了,改革開放路子走了四十多年,中國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外省人聽來,四川話比較硬,總像在吵架,罵人。其實,四川人說話幽默,近年川普當選了美國總統,部分四川老人就說自己講的是川普話,請第一次來天府之國旅遊的朋友勿要見怪。他們調侃說將自己說的帶川味的普通話冠以「椒鹽」。椒鹽者,川菜調料也,乃花椒和鹽巴混合體。用「椒鹽」修飾普通話組成「椒鹽普通話」,其義有語音不標準,說者難受,聽者蹩腳等,四川人自己說的「貴州騾子學馬叫」就是最直白的註解。

      語言和文學有很大關係,難怪四川文人輩出。著名的有唐代的詩人李白、宋代的「三蘇」(蘇洵及其兩個兒子蘇軾和蘇轍)、現代的文學家巴金和郭沫若等。個個作品留芳,潤澤後人。「巴適得板」!(形容好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