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體報導
27-11-2020

郭一鳴 維港看雲丨融入大灣區 邁出一大步

2020年1127日,本會會務顧問郭一鳴在大公報專欄維港看雲發表 " 融入大灣區 邁出一大步" 全文如下:

圖:香港與深圳一直共同發展。圖為連接兩地的深圳灣公路大橋\資料圖片

  電視台直播特首林鄭月娥在立法會花一個多小時讀完洋洋灑灑三萬多字的施政報告,此情此景,與去年相比,無論是特首本人的精神狀態、報告內容,還是社會氣氛,都有極大反差,香港終於走出政治風暴,「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份題為「砥礪前行 重新出發」的施政報告涉及逾二百項措施,最受矚目的當屬土地房屋問題,特首宣布已覓地三百三十公頃,可建逾三十一萬個住宅單位,剛好達到十年建屋目標,同時宣布向非公屋戶非綜援戶的九萬多戶「雙非」基層市民發放現金津貼,又因應疫情影響,計劃透過補貼將部分酒店和賓館變成過渡性住屋,以收一舉兩得之效。這幾項措施雖無令人驚喜之處,總算是有所交代,比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明日大嶼」來得更接地氣。但筆者認為,報告中首次就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推出多項實質性措施,更值得花幾行文字加以點評。

  早在五年前,中央相關文件正式提出「深化與港澳台合作,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兩年後國家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到去年二月,中央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有關大灣區建設的各種討論在香港社會成為熱門話題,對於建設大灣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大機遇,逐漸形成主流意見,但始終講多做少,亦不乏觀望心態,加上去年發生「修例風波」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香港推進融入大灣區的工作受到窒礙,浪費了不少時間和時機。

  這次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推出多項涉及大灣區融合的措施,無疑是一個突破。例如「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為香港的大學畢業生提供二千個工作名額,包括一般職位和創科職位,月薪分別不低於一萬八千元、兩萬六千元,當中分別由特區抗疫基金提供每月一萬和一萬八千元的補貼,這個起薪點略高於本地企業招聘水平,加上目前香港就業環境較差,失業率創近年新高,相信該計劃有一定吸引力。此外,特區政府斥資約一億元,與非政府機構合作,資助港青北上創業。年輕人如能把握機會北上,既可解決就業和生計,又可了解國情、開拓視野,可謂一舉多得。

  其他措施包括:

  開放港珠澳大橋港車無限額北上,未來更考慮將該政策擴大至其他陸路口岸,港人實現駕車北上自由行的願望指日可待。

  擴大互聯互通涵蓋範圍,將部分生物科技股和內地創科板股票納入合資格投資範圍。

  香港機管局可入股珠海機場,將珠海機場數十條國內航線納入香港航運中心版圖。此外,籌備開展粵港跨境商用直升機服務。

  香港註冊藥物和醫療儀器可在港大深圳醫院使用。

  港深兩地政府共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深圳園區和位於落馬洲河套的香港園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

  以上各項內容涉及人、車、航運、金融以及科研合作等多個領域,一旦實施,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多元融合、落實中央關於大灣區建設規劃綱要具有重大意義。毫無疑問,這些措施都是得到中央支持和廣東省及深圳市的配合,才得以成事。以前流行說法叫做中央給香港「送大禮」,其實並不恰當,因為香港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香港、廣東和國家是三贏。當然,融合需要磨合,要實現三贏,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從另一角度看,上述措施推出,也反映香港對融入大灣區的決心非常明確,不再包袱重重瞻前顧後。過去一年多,特朗普政府對華政策突然變得強硬蠻橫,中美關係嚴重惡化,冷戰重臨高唱入雲,「一國兩制」下的香港不幸成為美國全力抑制中國的戰場,英國等一些西方國家也想趁火打劫,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的殘酷現實,特區政府、商界以及社會各界不得不丟掉幻想。林鄭月娥在報告中強調,香港應積極成為國內大循環的「參與者」和國際循環的「促成者」,發揮好這雙重角色將為本港經濟帶來源源不絕的動力。特首這種清醒的認識,對於未來香港進一步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將產生積極作用。

資料來源:大公報